4月18日,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來到泮河校區,以“胸懷國之大者 做知農愛農的新型人才”為題,為農學院2021和2022級全體本科生講授思政課。
冷暢儉首先帶領同學們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要點,尤其是報告中關于教育和農業的重要論述,同時結合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23年全國兩會精神,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國家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為引題,冷暢儉對青年學生的思政課熱烈開場。他提出,作為農業院校的學生,應該擁有新“三觀”,即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希望大家心懷“三農”國之大者,爭做服務食物安全、人類健康偉大事業的生力軍。
冷暢儉要求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大農業觀,深刻理解農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大農業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大農業觀”是推動農業改革發展的關鍵。山東農業大學為大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包括十幾位院士在內的杰出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可以落地的重大科研成果,尤其是孔令讓教授團隊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克隆出小麥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培育出抗赤霉病品種在全國大力推廣。
冷暢儉要求青年學生科學認識大食物觀,全力保障糧食安全、豐富食物供給?!按笫澄镉^”就是要放眼整個國土資源,依靠現代科技驅動,在耕地之外,充分用好森林、草原和海洋,挖掘山水林田湖草沙龐大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資源潛力,保障各類食物有效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從“吃飽”到“吃好”轉變,保障我國糧食和食物的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營養安全。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是貫徹大食物觀的根本出路,山東農業大學在豐富食物種類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陳學森教授培育的“山農酥”梨和“幸福美滿”紅肉系列蘋果成為這幾年的杰出代表。
冷暢儉要求青年學生認真踐行大健康觀,矢志為人類健康事業奮斗。他說,全球食物供給與營養健康面臨的嚴峻挑戰,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已造成嚴重的健康負擔和國民經濟負擔,營養健康產業面臨重大機遇。今后,基于生命科學、新型材料、機械制造等領域交叉的食品營養與健康、健康食品等研究會成為研究重點,健康產業將倒逼農業全產業鏈改革,未來農業產業將成為前瞻性戰略性高技術產業,同學們將來的職業發展空間無比巨大。
課程結束前,冷暢儉講解了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召開的重要意義,學校今后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勉勵同學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課后,同學們紛紛走上講臺,就公費農科生在校學習與就業形勢、學校與德州共建小麥產業研究院對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推動等問題,請冷暢儉給予指點。冷暢儉耐心為同學們分析形勢,指點迷津,并親筆為同學們寫下奮斗寄語,勉勵同學們成長為國家期待、學校期許、自我希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